武汉市制冷能效提升线路图研究 终期报告 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武汉市交通战略发展研究院 2020年7月
前言 2016年10月,包括中国在内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 尔议定书》缔约方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一致通过了《基加利修正案》, 旨在减少氢氟碳化合物的生产和使用.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预测,在《基 加利修正案》的限制下减少的氢氟碳化合物排放,预计可避免本世纪 末全球温度升高0.5℃.
2018年1月,由能源基金会牵头实施的“基加利制冷能效-中国项 目"在北京正式启动.
该项目旨在通过支持制定中国制冷能效战略、 政策、制冷设备能效标准和标识,推动市场转型,帮助中国在制冷能 效提升的同时,使用气候友好型制冷剂,削减氢氟碳化合物的使用, 使中国到2020年,将高效、气候友好型制冷产品的市场份额比现在 提高10-15%,助力中国兑现国际承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武汉市 作为制冷能效提升试点案例城市,在能源基金会资助下开展了本研究.
基于武汉市制冷行业能耗大、节能潜力高的特点,结合武汉市面 临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环境治理、实现碳排放达峰目标的巨大压力 以及国家大力推进绿色高效制冷行动的大背景,本研究通过多渠道开 展全市制冷情况的摸底调查工作,摸清居民生活、工业生产、服务业、 交通四大领域制冷现状:分析全市制冷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 LEAP软件和相关调查数据,建立武汉市制冷系统模型,通过情景分 析法,明确武汉市制冷能效提升目标;提出可行的能效提升措施,并 制定武汉市制冷能效提升线路图.
通过以上研究,为武汉市推进制冷
能效提升工作提供依据,并对促进制冷产业的绿色化、高效化发展, 对武汉市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实现碳排放达峰目标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承担单位: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武汉市交通战略发展研究院 本研究主要参与人:项定先卢腾飞王费孙路石陈焰华 於仲义余世英孙小丽刘毅江强 林春王丰周宇翁小龙黄姝 本研究主要评审人:成建宏陈敬良陈路王益有雷建平 周东化 Ⅱ
誉目 前 言 目 录... 1 绪论. 1 1.1 制冷产业发展概述 1.2 环境保护对制冷产业的影响. 1.3 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 7 1.4 武汉市制冷领域基本情况 .9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1 1.6 研究意义 14 2 武汉市各领域制冷现状分析, 16 2.1 武汉市概况 .16 2.2 空调销售市场. 18 2.3 居民生活领域. .26 2.4 工业领域 .32 2.4.1电子电气设备制造行业 ..35 2.4.2食品加工制造行业. ..37 2.4.3医药制造行业 .38 2.4.4汽车制造行业 .39 2.4.5冷链物流行业 40 2.4.6信息技术行业 42
2.4.7其他工业行业. .43 2.5 服务业领域 .44 2.6 交通领域 .52 3 武汉市制冷需求和节能潜力分析 ..56 3.1 居民生活领域. .56 3.1.1情景设置 .56 3.1.2节能潜力分析. ..0 3.2 工业领域 ..64 3.2.1情景设置 64 3.2.2节能潜力分析 ..68 3.3 服务业领域. ..72 3.3.1情景设置 .72 3.3.2节能潜力分析 ..75 3.4交通领域 .78 3.4.1情景设置 ...78 3.4.2节能潜力分析 ..81 4 武汉市制冷能效提升线路图 .85 4.1 措施分析. .85 4.1.1标准制定与推行. ..85 4.1.2政策支持. ..91 4.1.3宣传推广 ..97 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