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电动乘用车规模化增长的充电保障与城市电网协同发展策略研究-简稿.pdf

pdf,乘用车,充电,简稿,规模化,研究报告
文档页数:24
文档大小:812.78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清華大学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ENERGYFOUNDATION Sichuan Energy Intermet Research Institute Tsingha University 能源基金会 私人电动乘用车规模化增长的充电保障 与城市电网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简稿)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2023年8月
目录 执行摘要 一、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发展形势 3 (一)电动汽车发展形势.

3 (二)充电设施发展形势.. 3 二、 私人电动乘用车充电需求分析. 4 三、 居民区场景配电承载能力分析. 6 (-) 居民区配电承载力分析模型 6 (二) 典型案例分析, 7 (三) 居民区充电保障策略 12 四、办公区场景配电承载能力分析. 13 (一)办公区配电承载力分析模型 13 (二)典型案例分析. .13 五、车网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16 (一)有序充电对用电负荷的影响. .16 (二)有序充电引导措施... 18 六、策略实现路径与政策建议 19 (一) 充电保障实现路径. 19 (二) 充电保障政策建议.. 20
执行摘要 在能源危机、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交通领域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

在我国 “双碳”目标指引下,在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我国新能 源汽车呈现出规模化发展趋势,私人电动乘用车充电问题日 渐凸显,成为影响电动汽车推广的主要影响因素.

如何保障 私人电动乘用车规模化增长的充电需求与城市电网协调发 展成为继续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发展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之 一.

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新能源汽车发展水平较高的某大型 城市进行研究,在对私人电动乘用车出行特征、充电习惯详 细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居民区配电承载力分析模型,并 通过案例分析评估不同居民区场景下充电桩接入能力,即电 网保障能力.

研究提出:(1)按照日行驶里程60公里计算, 百公里耗电量按照平均15kWh,单车日均需求电量不超过9 度.

(2)经测算户均有序充电负荷约为1.8kW/户.

(3)老 旧小区在完全有序充电下,小区电力容量可满足车位配桩率 达到100%,电网无需增容改造;次新小区在完全有序充电 下,小区电力容量可满足车位配桩率达到50%;新建小区在 完全有序充电下,小区电力容量可满足车位配桩率达到60%.

基于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居民区常规用电负荷及充电负 荷曲线特征,进一步提出了引导用户参与有序充电的措施以 及充电保障实现路径:(1)本报告提出的有序充电引导措施 1
包含分时补能价格引导措施、需求响应激励措施、碳普惠激 励措施等.

(2)2023-2025年优先开展老旧和次新小区内部 及周边公共充电桩建设,新建小区按需配建;保障拥有固定 车位的电动车主全面安装有序充电桩;优先引导老旧和次新 小区参与有序充电示范.

(3)2026-2030年推动居民区充电 桩全面参与有序充电调控;优先引导老旧和次新小区内部及 周边公共充电桩局部改造为大功率充电桩.

并以时间为轴线从政策、技术、管理、标准、商业模式 等方面提出充电保障政策建议,推动有序充电在居民区逐步 落地,实现私人电动乘用车规模化增长的充电保障与城市电 网协调发展.

一、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发展形势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 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

自2012 年我国提出了“纯电驱动”的发展目标以来,在政策利好和 市场需要“双轮驱动”下,我国电动汽车和充电设施得到迅 猛发展.

(一)电动汽车发展形势 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领域快速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取 得了长足发展.

从新能源汽车销量来看,自2015年以来,新 能源汽车销量连续八年蝉联世界首位,连续五年超过100万 辆,2022年电动汽车销量首次超过600万辆,相比2020年 销量增长404%,电动汽车销量渗透率达到25.6%,提前3年 实现了“2025年销量渗透率达到20%”目标,呈持续高速增 长趋势.

从电动汽车保有量来看,2020年全国电动汽车保有 量达550万辆,超额完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2~2020)》规划的500万辆发展目标;截至2022年底, 全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同比增加526万辆,增 长67%,电动汽车渗透率从2015年的0.26%提升到2022年 的4.1%.

(二)充电设施发展形势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充电需求加速提升,充电设 施保有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

总体来看,全国充电设施 保有量从2015年的16万台增长至2022年的521万台,年 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