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C ENERGY FOUNDATION 能源基金会 苏州工业园区 近零碳园区建设路径研究 摘要报告 苏州中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023年12月
关于基金会 能源基金会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注册的专业性非营利公益慈善组织,于1999年开始在 中国开展工作,致力于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
基金会在北京依法登记设立代表机构,由北 京市公安局颁发登记证书,业务主管单位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能源基金会的愿景是 通过推进可持续能源促进中国和世界的繁荣发展和气候安全.
使命是通过推动能源转型和 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中国和世界完成气候中和,达到世界领先标准的空气质量,落实人人 享有用能权利,实现绿色经济增长.
关于项目单位 苏州中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是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在华东地区的窗口单位.
公司具 有工程咨询申级资信,是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和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会员单位.
公司面向 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服务对象,专业提供投资策划、规划咨询、政策研究、评估咨询、 管理咨询、全过程咨询等现代咨询服务.
免责声明 ■若无特别声明,报告中陈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能源基金会的观点.
能源基金会不 保证本报告中信息及数据的准确性,不对任何人使用本报告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
■凡提及某些公司、产品及服务时,并不意味着它们已为能源基金会所认可或推荐,或优于未提及的 其他类似公司、产品及服务.
关于作者 许相敏薛会徐璐都梦婧郭凤凤庞锐晰程环宇 作者均来自苏州中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xueh03@ 致谢 本研究由苏州中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统筹撰写,由能源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
在本项目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得到了合作方东南大学智能交通中心、苏州工业园区绿色 产业联盟协会的大力支持,包括:刘晓庆、伍玮涛、刘琦、丁向燕、柳英等.
苏州工业园区 资源节约与能源管理协会的李新影、周睿等亦为本项目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协助, 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感谢.
本项目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尤其是经发委、规建委等部门 为项目研究提供了指导和建议.
研究团队同时感谢以下专家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作出的贡献: 戴彦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段洁仪北京北控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李晓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姜克隽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 晋小龙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熊华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禹湘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何东全清华大学中国城市研究院 宋雨燕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刘莹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 周瑜芳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 王志轩华北电力大学 阮应君同济大学 陈时熠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路发展研究院 陈程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温雨鑫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刘志波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 周树山清华海峡研究院 江海燕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 陆振波东南大学智能交通中心 沈其钢苏州尚若节能环保咨询有限公司
引言 苏州工业园区是全国开放程度最高、发展质效最好、创新活力最强、营商环境最优的区域 之一.苏州工业园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决策部署,积极践 行双碳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推进绿色转型,低碳发展取得了卓著的成效.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一个产城融合的城市有机体,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将进一步驱动能源消费.
然而,苏州工业园区能源对外依存度高,可再生能源资源票赋不 足,工业进一步减排空间日趋瓶颈,节能降碳步入深水区.
在此背景下,我们开展了“苏州工业园区近零碳园区建设路径”研究,旨在为苏州工业园 区建设“近零碳园区”提供指导,形成近零碳发展的园区路径.
“近零碳”是实现碳中和 的必经之路,强调通过各种努力实现温室气体排放不断降低直至趋近于零的动态过程.
我 们在研究中界定了“近零碳”的内涵和条件.
研究面向苏州工业园区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需求,基于能源消费历史数据,构建了苏州 工业园区碳排放分析预测模型.
研究运用情景分析等方法,从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和近零 碳情景,分析展望了2020-2060典型特征年份苏州工业园区碳排放趋势、减排路径及减排 效果,在此基础上,研究形成了苏州工业园区近零碳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为科学制定 苏州工业园区短期及中长期减碳目标、实现途径奠定基础.
研究构建了苏州工业园区近零碳园区建设的政策机制,针对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等重 点领域,提出了短期、中长期苏州工业园区近零碳园区建设的发展举措,并形成了重大项 目、重大工程建设清单.
展望未来,苏州工业园区通过“近零碳园区”建设,将形成“头雁效应”,引领全国工业 城市技术突破、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形成“先锋作用”,助力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推动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生态典范”,探索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宜 居宜业宜游新城区.
苏州工业园区的近零碳发展,将为我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园区经 验和园区智慧,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示范和引领作用.
目录 苏州工业园区概况 “近零碳园区”的内涵界定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近零碳园区的意义 苏州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措施与成就 苏州工业园区碳排放分析预测 近零碳发展时间表、路线图, 10 近零碳园区建设发展政策机制 15 近零碳园区建设发展举措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