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83.080.01 CCS G3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035-2024 代替GB/T2035-2008 塑料 术语 Plastics-Vocabulary 2024-05-28发布 2024-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035-2024 目 次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3术语和定义 附录A(资料性)本文件相较ISO472:2013和ISO472:2013.AMD12018新增、删减和 合并术语 139 参考文戴. 143 索引 144
GB/T203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035-2008《塑料术语及其定义》,与GB/T2035-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 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无线模内测温装置(3.1),磨料磨损(3.2),磨耗轮(3.3),加速老化试验(3 4),丁睛橡胶 (3.8),活性污泥(3.11),活化[作用](3.12)等术语,以适应我国产业技术要求; b)删除了绝对模量(2.1).丙酮树脂(2.4).添加剂(2.11).a-损耗峰(2.27).交替共聚反应 (2.29),交替应力(2.30),氨基塑料(2.32)等术语,以适应我国产业技术要求; c)修订了加(成)骤(合)反应(2.10),老化(2.22),交替共聚物(2.28),无规立构嵌段(2.51),无规 立构聚合物(2.52),导流塞(2.58)等术语,以适应我国产业技术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蓝晨光成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嘉民新材料有限 公司、雄县立亚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厦门业盛电气有限公司、浙江瑞堂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科学技 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华塑晨 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大学、芜湖博康机电有限公司、山东祥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余姚市恒邦塑 业有限公司、广东汇发塑业科技有限公司、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西塑高新材料有限公 司、浙江万盛股份有限公司、科文斯化学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金鹏、李建军、俞立琼、陈敏剑、杨超、叶钦赐、郑雯、温原、高峡、者东梅、刘碳阳、 薛慧峰、陈宏愿、朱磊、王乐阳、王洪琼、刘建龙、张敏政、白军伟、王万卷、王玉梅、肖国华、申开智、邓职、 任笑荷、赵海波、李振伟、况会林、李旭锋、曾伟、吴龙解.
本文件于1980年首次发布,1996年第一次修订,2008年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