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纸审查要点
一、土建专业
一、总原则:先建筑,后结构,最后是设备安装.
先深刻理解设计总说明,必要时要 记录、熟记,再看细部图.
二、建筑图审查 1.建筑总说明:建筑总说明应是最根本的审图依据,要详细检查如外装、内装、防 火防水等的指导性做法是否满足现行规范,是否满足便于施工、利润优原则.
2.材料做法表:墙顶地做法是否合理,有无过时的材料.
地楼面做法厚度与结构预 留标高是否一致.
有无遗漏区域、无墙顶地装饰做法.
3.防水: ①首层外墙根部、无地下室的首层地面、各雨棚/外挑檐根部的隔墙等部位,是否 设计防潮层: ②各有水房间是否充分考虑防水设计(外走廊/阳台、各种有水机房、外雨棚/空 调板等):各防水的上返高度、收头位置是否合理: ③地下车库顶板、大型公建的屋面,是否考虑了结构找坡: ④车库是否设计了排水沟,排水沟与柱墩、设备基础等是否冲突:地下车库地面 沿外墙四周,是否设计了排水凹槽: ③首层及屋面的各室外出口(含机房门),是否做到合理防雨设计:上部有雨棚 (宽度、高度),下部门口台阶高度大于室外地面250: 各坡道应有采光顶(雨棚),汽车坡道/自行车坡道均应考虑设至少2道雨水截 留沟、在下部设潜水泵排至室外雨水井:坡道顶部的坡脊线位置应在采光雨棚内侧至少 2米:坡道侧墙应与最前端结构底板位置一致、便于防水包围.
集水坑位置是否避开车位或后浇带等: ③消防末端试水、保洁用水点位置末端是否按有组织排水设计: ③高压配电室和发电机房是否避开临近水池或上方有水管通过,宜相邻设置 有外墙保温结构的飘窗是否设窗垛,便于保温板收口,增强防渗效果: ①各雨棚排水坡向是否明确:出屋面风管、水管有无具体防雨防渗措施及大样: 部位的排水坡度及出水口是否存在倒泛水或施工中不易处理的区域.
消防水池内防水,宜选用刚性不需保护层的材质,如三布四涂玻璃钢,不宜选 用JS等,避免保护层长期浸泡脱落.
明确地下室各穿外墙套管内的管线安装后防水封堵做法: 4.各层建筑图:
图纸审查要点
①承重墙体及其洞口上下层是否对位,墙体厚度、及轴线关系是否准确标注,与 首页说明是否一致; ②填充砌块墙体材料选择与首页说明是否一致,厚度、定位及轴线关系是否准确 标注或说明: ③防火墙位置、厚度是否准确标注:核对建筑平面防火分区边界线防火墙及防火 门窗的设置.
核对楼梯间地上地下部分分隔墙材质及厚度: ④图例中各种选料与图中表示是否一致,与首页说明中是否一致: ③外墙保温设置位置、厚度、各细部做法选型图集节点是否明确: ③外墙留洞尺寸、标高是否与平面一致,并应与结构、设备图纸一致.
各层墙上留洞位置与门窗交叉,雨水管、冷凝水管等影响门窗开启,砖混构造 柱影响预留孔洞的设置.
是否存在以上交叉: ⑧门窗编号是否齐全准确,开启方向、开启扇位置是否合理,与门窗表是否相符, 立、剖面表示不到的窗洞是否标明窗台标高,人防门的正反开启方向是否与编号标注一 致:应注意防火门的开启方向,设备房(凡防火门)等的防火门应向外开启:各疏散门 应朝向疏散方向.
阳台及卫生间、厨房等容易积水房间的标高未作降低处理.
电梯、楼梯位置及主要尺寸是否齐全准确,楼梯上下方向是否标注清楚: ①卫生间内卫生器具、水池、台柜隔断、地漏等示意位置是否与详图一致 室内外踏步、坡道、散水、台阶、景观小品、阳台、雨蓬、通风道、烟风井出 口、管井、烟肉、垃圾道、雨水管等位置、尺寸是否齐全准确,索引是否正确,与相应 详图是否一致 变形缝设置与结构专业是否一致,内外墙面、楼地面、顶棚、屋面等处构造做 法索引是否齐全准确 地坑、地沟、人孔、局部降板及设备留洞位置尺寸、标高是否齐全准确,并应 与结构、设备专业图纸一致 走廊净宽是否结合结构形式、层高及设计净高、吊顶内管线排布空间、消防疏 散、应急救护等综合确定.
对有噪声机房,位置是否合理,是否做到有效隔声处理: ①是否明确采暖、非采暖区域保温分隔做法.
过道及前室宽度,应注意消火栓箱及管道对通道宽度影响,通道净宽不小于 1.2m:疏散过道净宽不小于1.2m,且应考虑装修面层厚度的影响; 楼梯的梯段净宽住宅不应小于1100mm,公寓办公建筑不小于1200mm(楼梯的 梯段净宽指墙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平台宽不小于1200mm.
装修层厚度需考虑;
图纸审查要点
5.大样图、剖面: ①楼梯大样:与建筑平面图中的位置、布局是否一致.
休息平台标高是否正确, 踏步长度与平面图是否一致.
扶手做法是否明确.
②墙身大样:楼层标高与平面图、剖面图是否一致.
各做法是否与做法表中一致.
门窗位置、高度是否有误,滴水线等是否有大样.
③窗、雨罩、阳台位置是够与建筑各层平面中一致.
外墙分格、各区域装饰做法 是否清楚,变形缝做法是否有索引或大样.
④复杂造型建筑物立面表达是否完整,立面放大详图是否满足设计表达深度并与 立面图一致:某些重要部位如檐口、女儿墙、阳台、防护雨蓬表达不完善,其构造与详图不一 致.
5外墙面及局部装饰的材料、颜色、构造做法是否标注明确,纵向不同材料交接 处、各线脚标高标注是否齐全准确:若有立面分格,应按材料适宜的尺度绘制,并按设 计控制要求作相应标注,与有关详图是否一致.
③女儿墙的压顶、窗台压顶、砖砌阳台栏杆转角的构造柱与压顶等是否标示清楚 或有错漏 如有轻质隔墙,是否考虑墙体立面重物悬挂吊点的设置.
③建筑图与给排水图是否忽略室外散水排水沟做法及定位.
窗台门槛等部位有无遗漏节点做法,如是否明确施工窗台压顶做法.
挑板、空调板、线脚建筑与结构平面、大样图尺寸是否一致.
①设备用房内设备基础是否遗漏;其门洞尺寸是否满足设备安装的要求.
雨棚有无遗漏设计:为现浇结构还是后置钢结构是否明确.
检修爬梯、栏杆扶手等有无遗漏设计;其高度和宽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变形缝设置是否遗漏;与内外墙等装饰做法接茬处理做法是否合理.
屋面构造如屋面检修口、管沟、设备基座、水落口、变形缝构造是否合理.
防水隔热层在檐口、檐沟、变形缝、女儿墙等处节点处理的大样是否遗漏或设 置不合理.
①屋面出入口是否设置合理的挡水构造(反梁)等;反梁标高是否合理,是否影响人 员的正常进出.
顶板面标高及覆土厚度是否与结构图矛盾: 外墙:外墙立面分格缝标出间距、缝宽、做法是否明确,变形缝做法是否明确.
外墙从基体表面开始至饰面层应留分格缝.
横向水平分格缝按每两层设置一道,间隔不 宜大于6m,可预留或后切,找平层、饰面层均应在相同位置留缝,缝宽不宜大于
图纸审查要点
10mm,也不宜小于5mm,切缝后宜采用空气压缩机具吹除缝内粉沫,再嵌填高弹性耐 侯胶.
散水:当屋面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宽度应大于檐口挑出长度200mm~ 300mm.
为保证排水顺畅,一般散水的坡度为3%~5%左右,散水外缘高出室外地坪 30mm~50mm.
一般在年降雨量为900mm以上的地区采用明沟排除建筑物周边的雨水, 明沟宽一般为200mm.
为防止房屋沉降后,散水或明沟与勒脚结合处出现裂缝,在此部 位应设缝,用弹性材料进行柔性连接: 6.屋面图: ①排水坡度是否合理.
屋面分隔缝间距:贴砖的4-6米,混凝土面层的不大于2 米(间隔4-6米预留、中间再按2米及时切缝): ②通风道及上人孔出屋面处、女儿墙防水收头、变形缝、高低跨的做法是否有相 关索引:女儿墙、挑檐、变形缝及不同标高的屋面是否表示准确.
③屋面是否考虑上人维护、检修设备、更换配件的运输通道: ④屋面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天窗、屋面上人孔、室外消防梯等与各层平 面是否相符; 出屋面进排风道、风帽、洞口、设备基础、排水口等位置是否准确,与有关专 业图纸一致; 排雨水系统与各层平面是否一致,不冲突.
雨水排水坡度和方向是否合理.
③女儿墙高度是否足够;屋面标高、女儿墙标高是否准确; 9女儿墙压顶坡向应朝向屋面; 出屋面风道、风管是否与屋面其他部位矛盾,是否全部反映在屋顶平面图中; ①屋顶机房平面图中预留孔洞位置是否正确,与结构预留是否存在矛盾; 出屋面风口、设备管井、设备基础的高度、防水措施是否合理设置; 核对屋面变形缝做法是否合理.
出屋面的墙体(如:女儿墙、塔楼墙体)、管道井、烟道四周需做不小于 500mm高的混凝土反坎.
出屋面的钢套管预埋高度不小于500mm.
门槛最小高度:600mm(种植屋面另加覆土厚度),保证泛水高度大于 250mm.
门洞过梁底最小高度:2700mm(6002100).
雨棚最小高度: 3000mm(6002100300).
女儿墙最小高度:不上人700、上人无护栏的1500; 查看机房净空高度是否满足要求,一般吊钩底至机房楼面不少于2.5m.
电梯机 房内预留洞口四周是否设置泛水反坎,屋面电梯机房是否设置吊沟梁、吊沟大样.
4
图纸审查要点
细部构造图是否齐全,做法是否合理.
如钢爬梯做法(要求钢爬梯离地 1800mm)、变形缝做法、泛水大样图等 屋面构架、设备基础综合布置是否合理、美观,如设备基础标高、位置等,设 备基础最好能与结构板一起施工,同时需考虑基础位置的屋面排水、防雷问题.
7.电梯: ①电梯井结构位置、尺寸与建筑图是否一致,预留孔洞位置是否明确齐全.
②电梯及自动扶梯的载重量、使用功能是否明确(如消防电梯、无障碍电梯、货 梯)、速度等性能和设置要求未说明.
③消防电梯坑内应有集水井和检修爬梯:消防电梯位置与结构图是否一致: ④电梯井内埋件、牛腿,电梯机房的吊钩、预留洞等设计是否符合制造厂提供的 电梯资料.
电梯详图是否绘制厅门预留孔图.
8.防护: ①护栏: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 防护栏杆的高度应明确:如横向花饰、女儿墙防水材料收头(泛水)处的小沿砖等都属 于可攀登的构造.
做垂直栏杆时,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以防少儿头部身体穿 过而坠落.
不宜选用立杆均落地式护栏,不便安装:多层住宅及以下的临空栏杆高度不 低于1.05m,中高层住宅及以上的临空栏杆高度不低于1.1m,楼梯楼段栏杆和落地窗、 低窗台防护栏杆的高度不低于0.9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m时,其高度不低于 1.05m.
栏杆垂直杆件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采用非垂直杆件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 滑的措施.
②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阳台,外廊及开散楼梯平台的下部时,应采取防止物体 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
③相邻套房之间防火分隔措施的具体形式是:住宅单元之间窗口最近边缘之间的 水平间距不应小于1.0m,或住宅单元之间的墙体突出外墙面500m以上,内凹天井转角 外的窗应采用防火窗.
④墙身构造尺寸是否满足防火卷帘等设备设施安装要求:如防火卷帘安装位置是 否有结构梁: 9.无障碍设施: ①无障碍坡道的宽度及栏杆设置等均应满足规范要求,如栏杆0.6m处应设扶手等.
临空出栏杆防攀钢丝网的孔径应满足安全的要求,孔径不大于40mm.
②坡道宽度及出入口处通行平台宽度不够;无障碍用门的设计不符要求,无障碍 楼梯未设计:无障碍电梯设置情况未说明:无障碍用门的设计不符要求,无障碍楼梯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