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
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 的大型设备基础、高层建筑箱基底板等超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2施工准备
2.1进场材料 与工程实际等级要求相符合的预拌商品混凝土、塑料薄膜及阻燃棉毡、反 光背心.
2.2主要机具 (1)汽车泵、混凝土运输罐车、混凝土振鹅器、振动棒、碘钨灯、刮杠、 木抹子、小型水泵、水准仪及塔尺、电缆线、对讲机、交通指挥棒、反光路锥、 交通警示灯、塑料布等: (2)试验器具准备:混凝土试模、砂浆试模、混凝土抗渗试模、坍落度桶、 温度计、混凝土振动台、噪 声监测仪、电子测温仪、万能遥测表、温度仪导线等.
2.3作业条件 (1)编制混凝土浇筑方案,制定施工指示图表,确定流水分段划分、浇筑 程序、原材料运输、混凝土配料、输送、浇筑、振鹅方法以及设备移动,施工 平面布置等.
(2)基础钢筋绑扎完毕且经过验收:模板清理干净,旧模板不得有凝固的 旧混凝土残留.
模板支设好,并支撑半固:板缝已堵严,并涂刷隔离剂:模板 上弹好混凝土浇筑标高线.
(3)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理件、设备管线均安装完毕且经有关部 门检查验收,井办完隐检手续.
(4)准备好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浇筑机具设备,并进行一次全面检修,按 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安装并试运转,施工需要工具按数量放在规定地点备用.
(5)试验室按实际材料提供混凝土配合比、配置混凝土用的水泥、砂、石 及粉煤灰、外加剂等材料,经检验质量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并准备足够数量, 能满足混凝土连续济筑的需要,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6)浇筑前项目部将制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期间管理人员值班表,并按照 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使参加人员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
(7)使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站的人员资质、机械设备的鉴定、管理 制度、开盘鉴定等要提前报验.
(8)施工所需水、电、通讯通畅,夜间施工照明灯具备好,照度满足要求.
(9)现场调整塌落度的外加剂或水泥砂等原材备齐,专业人员到位.
防水 混凝土抗压,抗渗试模备齐.
(10)与社区、城管、交通、环境监管部门已协调并办理必要的手续.
2.4技术准备 (1)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工艺程序,对作业人员完成专业安全和技术 交底工作.
(2)现场技术交底的内容:分项(检验批)施工内容、施工方法、关键部 位作法、规范要求、工艺标准,检验方法、安全措施及防护要求、成品保护及 要求.
(3)混凝土浇筑人员应熟悉现场,掌握结构布置,钢筋疏密情况,以使掌 握混凝土浇筑流向,浇筑方法,浇筑重点,准备混凝土浇筑用的振捣器、辊杠、 抹子、铁楸等工具及养护材料.
(4)施工现场供水、供电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施工需要.
当有断电可能时, 应采取双口路供电或自备电源等措施.
(5)大体积混凝土供应能力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施工需要,不宜低于单位时 间所需量的1.2倍.
(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泵车和罐车,提前一周到现场试摆放,核实站位合 理性及泵送的范围,罐车压车点停靠位置是否合理,进一步微调方案.
无误后, 现场对车的站位进行弹线.
(7)混凝土测温监控设备的标定调试应正常,保温材料应齐备,并应派专 人负责测温作业管理.
(8)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进行专业培训,并应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同 时应建立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度.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混凝土输送泵车就位砂浆润泵
混凝土分层浇筑振动管分层分次振搞
3.2工艺要求 (1)大体积混凝土搅拌、运输 1)混凝土搅拌要按配合比严格计量,要求车过磅:装料顺序:石子→水泥 →砂子:如有外加剂时,应与水泥一并加入:粉沫状的外加剂同水泥一并加入, 液体状的与水同时加入.
2)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
3)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运送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 混凝土的“离析”,水泥浆流失、塌落度变化和产生初凝等现象,如有发生应 立即报告技术部门采取措施.
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 不超过规范规定的时间.
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罐车或装载机,垂直 运输采用混凝土泵车.
4)泵送混凝土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能连续工作,如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 45分钟或混凝土已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它方法冲洗净管内 残留的混凝土.
5)雨期施工时,要测定砂石含水率,并以此调整用水量.
冬期施工时,骨 料中不得含有冰雪冻块.
(2)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及振鹅 1)浇筑方法的选择 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确定浇筑方法,主要有全面分层法、分段分层法、斜面 分层法三种.
2)大体积混凝土振鹅和泌水处理 ①每浇筑一层混凝土都应及时均匀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混凝土振 捣采用赶浆法,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接茬部位结合良好,防止漏振,确保混凝 土密实.
振鹅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约50毫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槎.
平板振 动器移动的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范围,以振实振动部位的周边.
2在混凝土初凝之前,适当的时间内给与两次振捣,可以排除混凝土因泌 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力.
两 次振捣时间间隔宜控制在2小时左右.
③混凝土应连续浇筑,特殊情况下如需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 应在前一层混凝土凝固以前将下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间歇的最长时间,按水 泥的品种及混凝土的凝固条件而定,一般超过2小时就应按“施工缝”处理.
④施工缝处理:混凝土的强度不小于1.2Mpa,才能浇筑下层混凝土:在 继续浇混凝土之前,应将界面处的混凝土表面凿毛,剔除浮动石子,并用清水 冲洗干净后,再浇一遍高标号水泥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且振捣密实,使 新老混凝土紧密结合.
③混凝土的泌水处理:斜面分层法浇筑混凝土采用泵送时,在浇筑、振捣 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将顺坡向集中在坡面下,应在侧模适宜部位留设排 水孔,使大量泌水顺利排出.
采取全面分层法时,每层浇筑,都须将泌水逐渐 往前赶,在模板处开设排水孔使泌水排出或将泌水排至施工缝处,设水泵将水 抽走,至整个层次浇筑完.
(3)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及养护 1)大体积混凝土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除应按 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尚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
2)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前,宜立即进行喷雾养护工作.
3)塑料薄膜、麻袋、阻燃保温被等,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和模板, 必要时,可搭设挡风保温棚或遮阳降温棚.
在保温养护中,应对混凝土浇筑体 的里表温差和降温速率进行现场监测,当实测结果不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时, 应及时调整保温养护措施.
4)大体积混凝土拆模后,地下结构应及时回填土不宜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 中.
5)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的测试,在混凝土 浇筑后,每昼夜不应少于4次入模温度的测量,每台班不应少于2次.
6)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内监测点的布置.
4质量检查
4.1质量检验标准及方法 (1)主控项目 1)原材料 ①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 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 国家规范规定.
A.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 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B.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