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
机电工程深化设计技术标准
目录 建筑工程项目.1 机电工程深化设计技术标准 1总则.. 1.1深化设计的目的..1 1.2深化设计的适用范围 1.3深化设计的依据.2 2术语、符号.3 2.1术语..3 2.2符号.4 3基本规定..5 4工作内容. 4.1深化设计流程图.7 4.3深化设计的流程10 4.3.1机电深化设计工作流程..10 4.3.2机电深化设计工作流程要点说明.11 4.4深化设计绘制分工协作..12 5深化设计制图规范...5 5.1专业图制图.25 5.1.1暖通专业...25 5.1.2给排水专业.33 5.2.1专业颜色设置.47 5.2.2专业管线布置..49 5.3综合预留洞图...59 5.4机电深化设计图基本要求.62 6深化设计设计规范.66 6.1给排水及消防66 6.1.1给排水设计计算.66 6.1.2给水和中水系统72 6.1.3排水系统...74 6.1.4热水供应系统...76 6.1.5卫生器具.76 6.1.6自动灭火喷水系统.77 6.1.7消火栓给水系统.78 6.2通风空调及采暖..78 6.2.1冷负荷计算..78 6.2.2冷负荷计算82 6.2.3空调送排风系统83 6.2.4防排烟系统...86
6.2.5采暖及空调水系统.88 6.2.6制冷设备系统.88 6.2.7供热锅炉从辅助设备.89 6.3电气工程90 6.3.1电力系统校核..90 6.3.2电气动力93 6.3.3电气照明.97 6.3.3建筑智能化.99 6.4动力系统.99 6.4.1蒸汽系统.99 6.4.2燃气系统..100 6.4.3柴油发电机..101 附录...102
1总则
1.1深化设计的目的
1、通过对系统详细计算和校核,优化系统参数及设备选型.
2、根据建筑结构条件,进行各设备基础、管道支架的安装形式的设计.
3、通过对机电各专业管线综合排布,对设备管线精确定位、明确设备及管 线细部做法,制定机电各专业之间流水工序以及和其他各施工部门间的配合.
4、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合理、紧凌地布置机电管线,控制成本,优化系 统,为业主提供最大的使用空间,以及足够的维修、检测空间.
合理布置各专 业管线,减少由于管线冲突造成的二次施工,弥补原设计不足,减少因此造成 的各种损失.
5、综合协调机房及各楼层平面区域或吊顶内各专业的路由,确保在有效的 空间内合理布置各专业的管线,以保证吊顶的高度,同时保证机电各专业的有 序施工.
合理布置各专业机房的设备位置,保证设备的运行维修、安装等工作 有足够的平面空间和垂直空间.
综合排布机房及各楼层平面区域内机电各专业 管线,协调机电与土建、精装修专业的施工冲突.
确定管线和预留洞的精确定 位,减少对结构施工的影响.
6、在施工阶段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平面施工图纸和BIM模型的实时调整, 已达到峻工图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1.2深化设计的适用范围
本深化设计技术标准适用于分公司项目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民用建筑、 居住小区和公共建筑区的机电工程深化设计.
对于机电工程深化设计的范围: 1、住宅项目只需完成地下几层、管井、机房、屋面等相关区域深化设计.
除此之外机电管线可不做综合排布.
2、商业、写字楼、办公楼、公共建筑要全面进行深化设计.
1.3深化设计的依据
管线综合平衡深化设计的依据包括: (1)业主提供的机电、建筑、结构、装饰等其它专业的施工图及招标文件 技术规范; (2)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记录: (3)现行相关的国家标准、规范、图集,见下表: 深化设计依据 序号标准、规范、图集标准编号 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2《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 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 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2 1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2《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1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14《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 1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16《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1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1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 1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20《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2-2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