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轮扣支撑木模板施工工艺
1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新建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混凝土工程应用轮扣式支撑架木模 板施工.
2施工准备
2.1进场材料 (1)钢材 为保证模板结构的承载能力,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根据模板 体系的重要性、荷载特征、连接方法等不同情况,选择适合的木模板施工的轮 扣支撑架钢材的型号和材性,宜优先选用等级为Q235钢和Q345钢材.
(2)轮扣式木模板的钢材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低合金高强 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
2)轮扣木模板支架的主要构配件材质应符合表2.1.4-1的规定.
表2.1.4-1轮扣支撑的主要构配件材质 立杆水平杆轮扣盘崩插头立杆连接套管可调托撑可调螺母可调托撑
托板 Q235B或 Q235B Q345或 ZG270- Q345 或ZG270 Q23582G270-Q235B Q345 ZG270500500500005 (3)木材 1)模板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不得使用有腐朽、霉变、 虫蛀、折裂、枯节的木材.
2)模板结构设计根据受力种类或用途按表2.1.4-2的要求选用响应的木材 材质等级.
木材材质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5)的规定.
表2.1.4-2模板结构或构件的木材材质等级 项次主要用途材质等级 1受拉或拉弯构件Ia
2受弯或压弯构件Ila 3受压构件IIla 3)用于模板体系的原木、方木和板材可采用目测法分级.
选材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的规定,不得利用商品材的等级标准替代.
4)对首次采用的树种,必须先进行试验,达到要求后方可使用.
木材的含 水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5)木模规格符合相关要求,详见表2.1.4-3: 表2.1.4-3木模规格尺寸表 幅面尺寸 模数制非模数制厚度h(m) 宽度(m)长度(m)宽度(mm)长度(m)
-915183012≤h<15 90018001220183015≤h<18 10002000915213518≤h<21 ≤h<24 6)背楞木方及紧固材料 ①木枋:50mm×100mm×2m,50mm×100mm×3m,50mm×100mm×4m; ②紧固材料准备 U形卡、L形插销、蝶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销钉、销 片、杯头、胶管、K板螺丝、背楞等: 2.2作业条件 (1)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材料分类码放整齐,并将模板存放 区进行硬化: (2)弹好楼层的墙边线、柱边线、楼层标高线和模板控制线、门窗洞口位 置线,打楼板混凝土时应在墙柱钢筋上标记处50mm线的位置,以方便控制浇 筑过程中控制标高,安装大模板时用2m靠尺检查. 在墙皮线外5mm粘贴 20mm厚海绵条: (3)墙、柱钢筋绑扎完毕,水电预埋、箱盒、预埋件、门窗洞口安装完毕, 检查保护层厚度已满足要求,办完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4)施工缝处混凝土已剔凿到密实层,用水冲洗干净,并办理隐预检手续; (5)模板使用应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刷好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2.3技术准备 (1)应在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会审记 录、规范、规程及相关图集:根据施工流水段和图纸中的具体节点,提前进行 模板翻样工作,找出模板工程中施工难点(梁墙交接节点、墙边洞口等)、安 全质量施工注意点等,确定相应施工方法: (2)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模板工程施工(专项)方案及作业指导书, 施工(专项)方案需监理工程师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 (3)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技术人员对相关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和 安全交底的专题会议,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 (4)由测量人员放出框架梁的边线,为模板支撑架体定位提供依据: (5)模板施工前,要认真审查施工方案中关于模板的设计资料,要审查下 列项目: 1)模板结构设计计算书的荷载取值,是否符合工程实际,计算方法是否正 确,审核手续是否齐全: 2)模板设计主要应包括支撑系统自身及支撑模板的楼、地面承受能力的强 度等: 3)模板设计图包括结构构件大样及支撑体系,联接件等的设计是否安全合 理,图纸是否齐全: 4)模板设计中安全措施是否周全. (6)当模板构件进场后,要认真检查构件和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例如, 钢模板构件是否有严重锈蚀或变形,构件的焊缝或连接螺栓是否符合要求. 木 料的材质以及木构件拼接节头是否牢固等: (7)要排除模板工程施工中现场的不安全因素,要保证运输道路畅通,做 到现场防护设施齐全. 地面上的支模场地必须平整夯实. 要做好夜间施工照明 的准备工作,电动工具的电源线,绝缘、漏电保护装置要齐全,并做好模板垂 直运输的安全施工准备工作: (8)项目技术负责人在模板施工前要认真向有关人员作安全技术交底,特 别是新的模板工艺,必须进行样板施工,并培训操作人员.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弹线→安装底座→搭设立杆及扫地杆→搭设横杆→搭设剪刀撑→铺设龙骨 及梁底模板→铺设梁侧及顶板→模板检查验收 弹线安装底座 搭设立杆及扫地杆搭设横杆 播设剪刀撑铺设龙骨及梁底模板 铺设梁侧及顶板模板检查验收 3.2工艺要求 (1)梁模板 1)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标高线,钉柱头模板. 2)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 平. 按照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起拱,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3)梁下支柱支承在基土面上时,将基础平整夯实,满足承载力要求,并加 木垫板或混凝土垫板等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支顶下沉 等现象. 4)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 5)当两个高超过70cm时,梁侧模板宜加穿螺栓加固. (2)顶板模板 1)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架设立柱和龙骨. 支柱与龙骨的间距,应根据模板的 混凝土重量与施工荷载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 2)底层地面分层夯实,并铺木垫板. 轮扣式支撑立柱严格按规范搭设. 3)铺模板时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若压梁(墙)侧模时,角位模板通 线钉牢. 4)通线调节轮扣式支撑柱的高度,确认其搭设满足方案及规范、标准要求. 5)楼面模板铺完后,应复核模板面标高和板面平整度,预埋件和预留孔洞 不得漏设并应位置准确.